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7年3月16日~17日,“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参加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既有来自美国、日本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著名学者,也有来自大陆各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共91人。大家欢聚一堂,共襄盛举,这既是一次纪念邓广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盛会,也推动中国古代史研究向纵深发展的盛会。

3月16日上午9时,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张希清教授主持下隆重开幕。北京大学田余庆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教授、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张春树教授、邓广铭先生的女儿邓可蕴女士先后致辞。

然后,由北京大学牛大勇教授、王春梅研究员主持,举行了“邓广铭教授与中国史学”的大会。日本创价大学池田温教授、北京大学吴荣曾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陈振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郝斌研究员等回忆了邓广铭教授在中国史学史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316日下午,与会学者首先参观了“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展”;随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陶晋生教授、北京大学李孝聪教授主持下,举行了主题报告会。台湾大学王德毅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陈学霖教授、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佐竹靖彦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田浩教授,分别就宋代史家的五代史学、朱弁使金、唐宋时期福建地区的人口与行政结构及陈寿、裴松之的诸葛亮论作了主题报告。

316日下午4时至317日下午5时,研讨会按照9个议题进行了15场分组研讨会。这9个议题是:1、辽夏金元,2、社会经济,3、思想与学术,4、历史人物,5、社会生活,6、典籍文献,7、宗教活动与信仰,8、制度与现实,9、史学理论与方法。与会学者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一系列热烈而紧凑的学术交流和讨论。

   本次研讨会共提交学术论文72篇,其中多为与会学者的精心之作,在研究材料、研究论题、研究取径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与突破。而各组评议人针对发言人的学术观点、思维方法、材料运用等方面所作的分析、评论乃至质疑,引发了与会者对相关问题更深入全面地讨论,亦为研讨会增色不少。以下,试对这次研讨会的内容作一简单介绍。

    对于材料的重视和敏感,是本次研讨会论文的一大亮点。与会学者在新材料的发掘与运用上,具有高度的自觉。如刘凤翥对契丹文字的关注、李孝聪对于中国古代河工、水利舆图的梳理、李裕民对于以往不为学者重视的宋代文献《中兴政要》的重新审视,虞云国对域外文献《公暇记闻》的整理研究,均是这种自觉意识的体现。更为可贵的是,与会学者不仅重视对新材料的整理,更加重视利用新材料来阐发新问题。刘凤翥在对契丹文字进行解读之后,便提出了辽代一直使用双国号这一不同于以往认知的观点。虞云国在分析越南文献的基础上,也对古代中越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

除了关注新材料外,与会学者也注意对习见材料的史料价值作进一步的发掘。刘浦江对《契丹国志》所附《契丹地理之图》作了详细的考释,指出其创作的时间当在天眷元年与正隆二年之间,其史源可能是《契丹疆宇图》一书;高桥芳郎对《名公书判清明集》的编印者和版本源流等问题的研究作了较以往更细致的分析,均有助于我们对这两部文献的成书过程及史料价值形成更多的认识。杨果通过宋诗分析宋代江汉平原的日常生活,使我们看到了宋诗在经济史研究上的可利用价值。而李伟国则在对《续资治通鉴长编》与其他宋代典籍文献关系的细致清理基础上,提出了对《长编》进行辑补的建议。

与会学者论文中所提出的许多新观点,直接源自其对材料的全面收集和细致整理。何冠环对宋代内臣蓝氏家族发展史的重新建构,体现出其搜集史料的深厚功力。何忠礼对南宋杨皇后姓氏、籍贯所作的新结论,亦建立在其对不同系统史料的精细分类和对比的基础之上。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根基,与会学者在处理史料时,多能持务实而不空乏的态度,谨慎细密的对史料加以分析整理,这体现出史学界优良传统的延续;而与会学者所关注、运用的史料范围的拓展,运用史料的方法的更新,则预示着学术研究将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在论题方面,本次会议呈现出一幅多元化的图景,既有对旧有问题的重新审视,也有对开拓性新论题的探索,以往一度趋于冷淡的问题,例如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中国封建社会的阶段划分等,在本次会议上又得到了广泛注意,并被与会学者从新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其实,无论是对旧有论题的重新审视,抑或对新论题的拓展,都反映出与会学者在“问题意识”上的突破。从研讨会的进程来看,这种突破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其一,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带动了研究论题的拓展。杨若薇利用辽代文献,讨论北方方言在辽代的演变,以及汉语入声韵尾在北方方言中消失的时间,是将历史学与语言学研究相结合的范例。梁庚尧以旅行风险为切入点,分析宋代商人的宗教信仰,将经济史、社会史、宗教史等不同领域的讨论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刘复生对宋代天命观变化过程的探索,则沟通着思想史与政治史这两个领域的研究。

其二,对于旧有成说的质疑,对以往习焉不察的概念、观念的反思,推动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李晓对宫泽知之宋代全国性物流说的质疑,张帆对侯外庐等人元代朱陆合一论的质疑,均直接引发出对相关问题的重新讨论。而周生春、包伟民在经济史上的新论点,则与其对“单产”、“劳动生产率”、“货币地租”等概念的进一步梳理有着直接关系。

其三,新问题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会学者能否转换自己观察历史的角度。在制度史的研究方面,李弘祺、龚延明继续关注学校与科举制度,而邓小南则将视角转移到连接制度规定与实施结果的“路径”之上;关于政治史的研究,以往多注意政治决策本身,而朱瑞熙则转向对决策过程中文书运行程序的考察;关于历史人物的研究,张希清、孔繁敏、近藤一成、张其凡继续关注范仲淹、包拯、王安石、韩世忠等大人物,王瑞来、张邦炜、许怀林则将注意力放到王继忠、赵抃、刘靖之等“中层”人物之上;在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方面,江小涛、罗家祥、姜锡东继续关注王安石的“性理之学”、杨时与两宋之际的新学及朱熹、吕祖谦的道学,而刘静贞、张元则对王安石、马端临的思维过程,以及其提出某个观点时的具体“语境”作了细致考察。可以说,正是与会学者视角的变化,引发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视角的转变,并不仅仅意味着关注对象的变化,更体现着与会学者思维方式的更新。以往的研究,多以静态的眼光看待研究对象,而本次研讨会中,与会学者对“过程”的关注,昭示着动态的眼光将取而代之。以往的研究,多将人物、事件、制度等视为自足的研究对象,而本次研讨会中,对中层人物、中间环节的关注,对各种“关系”的关注,预示着研究者将更多地把上述因素视为一种研究取径,通过它们去探索社会历史的深层次结构。

本次研讨会中,与会学者所选择的论文题目,既有宏观性的“大”题目,也有微观性的“小”题目。阎步克《略谈中国古代的官阶品位体制》、李治安《两个南北朝与中古以来的历史发展线索》,分别对中国古代的官僚等级制度的特性,以及中古以来南北政权对立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条历史发展线索并存的现象,作了整体性地把握,可以说是前者的代表。而荣新江《<清明上河图>为何千汉一胡》、辛德勇《说“借书一痴,还书一痴”》分别对宋代一幅传世图画中的某个局部细节,以及中国古代一句成语语义进行了考述,可以说是后者的代表。事实上,“大”与“小”并非绝对对立,宏观性问题的研究者,是将自己的论点建立在若干局部性、细节性的观察之上的;而微观性问题的研究者,则力图通过自己的考述,来分析诸如唐宋时期社会文化变迁、中国古代书册制度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等较“宏观”的问题。在宏观性问题与微观性问题之外,与会学者更多的提供了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层次研究。例如,赵冬梅以唐后期的带职、正员官为切入点,分析了当时不同官僚群体之间,以及官僚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对唐宋之际官僚制度的变化作了初步探究。

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层面研究的并存,标志着与会学者对于中国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化,也昭示着更多的解释工具、解释框架的出现。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的部分论文,已经兼具以上三个层次的特点。较为典型的是李伯重的论文,其首先对十九世纪初期华亭、娄县人民的日常消费活动作了细微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松江地区的人民消费水平作了估量,最后以此回应了前近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宏观问题。

总而言之,本次研讨会的论文涉及到中国古代史上的各个层面,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有了极大的推进。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涉及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等不同断代,在具体关注的问题上亦各有不同,但是,通过本次研讨会,我们仍然能发现目前学术研究的一些共同特点:

首先,对学术传承的重视与对学术创新的追求并存。从本次研讨会来看,既有的研究课题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关注;传统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仍在一定范围内被运用;上一辈学者所具有的严谨求实精神更是得到了绝大多数后辈学人的继承,这均体现出一种学术传统的延续与继承。不仅如此,从本次研讨会来看,学术的传承,更体现为与会学者多具有一种自觉的学术史意识:在处理自己研究的问题时,总是尽可能地对该课题或该领域既有的研究成果作深入细致的整理和反思,在此基础上,找寻该领域的学术前沿和个人研究的学术起点。这种做法,既是对前人研究的继承,更是指向着对前人研究的超越,指向着学术研究的创新。

其次,学术研究中的分工与合作并存。在本次研讨会的论文中,专门史、断代史方面的研究占了绝大多数。专门史与断代史的发展,意味着学术分工的细密化,也带动了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但与此同时,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增加,如前文所述,跨领域、跨时段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界的认同和重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在分析问题时,也往往会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而本次研讨会中的研讨,不仅有学术观点的碰撞,有思维路径的交锋,也有学术史的疏通,突出体现了当前学术研究者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预期,随着这种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学界必定会形成一些为多个领域的研究者所共同关注的,具有牵动力的课题,从而推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史学。邓广铭先生的学术成就,是一座阶段性的里程碑;而今天的研究者,更应该以集体性的努力,为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留下无愧于前人的成就,以告慰邓先生的在天之灵,并期有助于来者。

317日下午5时,研讨会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张春树教授、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主持下举行了闭幕式。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李弘祺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张元教授、日本学习院大学王瑞来教授分别作了学术研讨汇报;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作了学术研讨总结;日本早稻田大学近藤一成教授、北京大学牛大勇教授作了闭幕致辞。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们所感受到的,除了对邓广铭教授深切缅怀之情外,最突出的则是洋溢在会场上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前辈学者毕生为之奋斗的学术事业,得以薪火相传,这才是对邓广铭教授最好的纪念。

 

王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