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菊地利夫 著 辛德勇 译
发布时间:2018-01-03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菊地利夫 著 辛德勇 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 ISBN 978-7-5613-7168-8
|
译者前言
序言
一、历史地理学的构成
二、历史地理学基本概念的革新
三、历史地理学本质理论的多样化
四、历史地理学的逻辑结构
五、历史地理学的复原理论
六、历史地理现象的说明理论
七、历史地理学的知识类型
八、历史地理学的叙述理论
九、历史地理学的地理历史型叙述理论
十、历史地理学的时间断面型叙述理论
十一、历史地理学的时间断面堆积型叙述理论
十二、历史地理学的占据系列型与空间进化系列型叙述理论
十三、历史地理学的时空连续型叙述理论
十四、略论历史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方法
附载:
一、日本历史地理学家论略(河野通博著)
二、增进协作,正确认识人类的生活环境(河野通博著)
译者前言
这是一本有关历史地理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译文集。原作者菊地利夫,生前主要执教于日本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文集中大部分内容,译自菊地利夫先生所著《历史地理学方法论》一书。菊地先生毕生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曾经担任日本历史地理学会会长,除了具体研究日本历史地理问题之外,在历史地理学方法论领域,造诣尤深。先生精通德、法、英等西方主要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学方法论》这部著作,全面而又深入地论述了欧美和日本历史地理学界对历史地理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认识历程及其应用状况。汇集在这里的译文,实际上保持了这部著作理论阐释的系统性,省略未译的只是书中举述的一些具体研究例证。因此,通过这些译文,应该能够比较完整地领会菊地利夫先生的学术见解。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历史地理学方法论》一书初版于1977年4月(日文书名写作“歷史地理学方法論”,東京大明堂出版),我依据的就是这个版本。后来在1987年,菊地先生在同一家出版社又印行了“新订”本,内容有所增改,而我因时间和精力所限,现已无法依据新订本重译,这一点请读者谅解。好在其基本论述,并没有重大改变。
文集正文最后一篇《略论历史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方法——附论实证主义方法》,是菊地利夫先生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创刊十周年纪念撰写的一篇专稿,正好可以补充《历史地理学方法论》书中未曾系统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这里还附录有两篇河野通博先生的文章。河野先生毕业于京都大学,毕业后曾留校任教,后来长期供职于日本关西大学。中国历史交通地理是河野先生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在这两篇文章当中,《日本历史地理学家论略》一文,是河野先生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撰写的专稿,旨在向中国学术界介绍日本历史地理学的历史和现状,内容非常详实,对我们了解相关情况,颇有助益;另一篇《增进协作,正确认识人类的生活环境》,是1987年8月河野先生在西安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上所作讲演的文稿,篇幅虽然较短,却谈到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看法,所以也把它附印在这里。
这些理论性论著,涉及诸多学科领域,译述难度本来就很大,而我自己对学术理论极为隔膜,尤为加重了翻译的困难。特别是选自菊地利夫先生《历史地理方法论》的内容,都是我在硕士学位学习期间译出的,当时初入学林,寡陋浅薄,更可想而知。因此,这些译文一定存在很多疏谬,我对此深感惶恐。
承蒙恩师史念海先生重视,这些译文原来都是刊载在先生创办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季刊上。译文陆续刊出后,引发许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北京大学的侯仁之先生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侯仁之先生是中国最早亲赴西方学习历史地理学理论、并将其付诸研究实践的学术前辈,对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的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读到我的译文后,侯仁之先生特地邀请菊地先生到北京大学讲学数周,我也是在这时,才有缘拜见菊地先生,并蒙先生赐予《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新订版本。侯仁之先生后来还几次和我谈起,希望我能够更多介绍一些国外的历史地理学理论著述,不断开阔学术视野。史念海先生和侯仁之先生的积极鼓励,是我把这些译文汇编在这里的一项重要动力。
这部文集能够在我的母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印行出版,这首先要感谢同仁侯海英女士的鼎力帮助和责任编辑刘定先生的辛勤工作,而回顾过去翻译的经历,则尤其要感谢诸多日本学者和友人的热情协助。我的好朋友冲野恭子小姐(现名千叶恭子),当年在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史专业读本科的时候,用自己辛苦打工挣来的零用钱,赠送给我《历史地理学方法论》一书,才使我有机会读到菊地先生这部大作。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购买这样的学术著作,对于一个普通的日本大学生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菊地利夫先生对我未经许可就擅自翻译发表他的著述,不仅没有怪罪,而且当我向他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约稿时,还慨然允诺,精心撰写了长篇专稿。河野通博先生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更充满感情,当年我约请他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撰写评述日本历史地理学家的专稿时,不顾年事已高且手头工作繁重,很快就赐下这篇长文,非常令我感动。日本中央大学的妹尾达彦先生,是我交谊多年的挚友,不仅一直鼓励我翻译出版这些学术论著,而且为促成出版这部文集,作了重要的沟通联络工作。最后我要特别感谢菊地利夫先生的哲嗣幹夫先生欣然同意授权出版这部文集,使其得以面世。
多年以来,我亲身经历有一大批日本的学者和普通民间人士,为中国的学术文化事业提供了大量细致周到的帮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学术界经济状况异常拮据、与国外学术界联系极其匮乏的情况下,这种帮助,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尤为重要,从而也尤其值得我们珍重。藉此文集出版之际,我想在这里对所有这些热心帮助过中国文化发展的日本友人,致以由衷的谢意;并且衷心期望,不管时势如何变化,这种友好的交流协作,都能够一如既往,长久持续下去。
辛德勇 2013年2月22日记于北京海淀蓝旗营寓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