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落落 高文炳炳——刘浦江教授纪念文集出版
目录
序/1
刘浦江教授生平简介/1
刘浦江教授学术简历/4
刘浦江先生致弟子书(选录)/14
走出辽金史———刘浦江先生笃行而未竟的事业/19
怀念刘浦江先生(刘凤翥)/24
忆刘浦江教授(宋德金)/29
我与浦江的淡如水之交(李锡厚)/33
在刘浦江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王曾瑜)/36
追思浦江(李裕民)/40
悼浦江(史金波)/45
置身功利外 心在学问中———怀念刘浦江教授(张邦炜)/50
不虚此行———从几个侧面看刘浦江的脱俗人生(黄宽重)/56
浦江,我们会一直记得你(姚大力)/62
回忆刘浦江教授(钱乘旦)/66
深切缅怀浦江(王春梅)/69
天然清流,不杂渭泾:忆浦江(邓小南)/84
怀念浦江(臧健)/91
在浦江追思会上的发言(王小甫)/98
忆浦江二三事(齐木德道尔吉、吴英喆)/104
追念刘浦江君(阎步克)/113
相别未尽语,追思无限意(牛大勇)/116
心香一瓣:悼念浦江老师(刘静贞)/127
忆浦江君(陈苏镇)/129
遥祭浦江:生命以另一种形态不朽(王瑞来)/132
刘浦江教授追思会上发言(包伟民)/137
悼念浦江(王晓欣)/139
畏友浦江(李华瑞)/143
君子之善岂止在文章! (彭小瑜)/154
忆浦江(赵世瑜)/158
追忆浦江(辛德勇)/165
一个纯粹的学者———悼浦江(陈峰)/168
刘浦江忆旧(李鸿宾)/170
惜才伤逝忆浦江(李剑鸣)/185
垫江洒泪送浦江(荣新江)/190
细微处见精神———追忆刘浦江与点校本《辽史》修订(徐俊)/197
史学要向高处走———深切缅怀刘浦江教授(姜锡东)/205
我所了解的浦江同学(刘一皋)/209
刘浦江同志告别仪式上的发言(程秩)/214
怀念浦江学兄(李志生)/216
一位真诚而负责任的学者———在刘浦江教授追思会上的发言(苗书梅)/219
中元之夜说浦江(罗新)/222
永远年轻的浦江兄(游彪)/226
痛悼刘教授浦江兄鹤归(漆永祥)/231
从此花开不见君———刘浦江教授追思(朱玉麒)/233
江城子·悼念故友刘浦江教授(曹家齐)/240
一个学人的境界———追念刘浦江教授(王善军)/242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纯真与执著(王立新)/247
悼浦江(张帆)/252
刘浦江先生在四库学方面的成就(张升)/263
宽而栗,愿而恭,直而温———回忆浦江(何晋)/266
风物依旧,斯人不再:追忆刘浦江老师(史睿)/269
怀念浦江教授(吴国武)/273
我与刘浦江教授的学术交往(周峰)/277
师教二十年杂忆———怀念刘浦江老师(党宝海)/281
一位纯学者的生涯———怀念刘浦江老师(余蔚)/290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追忆刘浦江老师(刁培俊)/294
刘浦江先生:从辽金史进入阿尔泰学(唐均)/302
亦师亦友亦家人———怀念刘浦江先生(贾彦敏)/309
怀念哥哥(刘源远)/312
怀念刘浦江老师(谭星宇)/323
追悼刘浦江教授(饭山知保)/326
追思刘浦江老师(毛利英介)/329
黯淡世界中的一道光(陈侃理)/331
博大之爱中的一丝微光———怀念刘浦江老师(李鸣飞)/335
不是恩师,更似恩师———悼念刘浦江老师(孙建权)/338
刘浦江,他一直那么年轻(孙明)/346
他的目光如手术刀般锐利(陈恒舒)/352
怀念我的班主任刘浦江老师(李怡文)/356
追思与怀念:忆刘浦江老师(李根利)/361
不一样的感受,同样的关怀———追念刘老师(马清源)/369
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怀念刘浦江老师(闫建飞)/373
远去的“絮叨”———怀念刘浦江老师(袁晶靖)/377
脊梁———我眼中的刘老师(吴淑敏)/383
师恩未谢,岁月已晚———怀念刘浦江老师(张晓慧)/387
余悲未已,薪火不灭———怀念刘浦江老师(包晓悦)/393
“幸”与“不幸”———怀念刘浦江老师(张晨光)/397
天之高处,魂之所栖———怀念刘浦江老师(李思成)/401
刘浦江先生的学术历程与治学思想(邱靖嘉)/404
一部倾注生命的《辽史》———记刘浦江教授的《辽史》修订工作
(邱靖嘉)/439
“难以置信”的学术故事———泣念恩师刘浦江先生(赵宇)/448
痛悼浦江师———告别仪式上的发言(苗润博)/452
挽联、唁电选录/455
家人致谢/459
后记/461
序
纪念文字从来都不好写,尤其是要纪念一位遽逝于英年的亲密同仁。
刘浦江教授离我们而去,已经整整一年了。今天,我们将这部悼念与追思的文稿祭献在浦江的灵前。
77篇纪念文字,来自我们的师长,来自学界同侪,也来自浦江的友人和学生。追思中饱含着内心的伤恸与不舍,也自不同的角度述说着浦江磊落的节操、炳著的绩业,从方方面面勾勒出浦江不凡的一生。
浦江是如今世上不多的理想主义者,更是孜孜以求的实践者。学问中,他长于思辨,才华警敏;课业中,他诲人育材,为师有道;工作中,他坦诚执著,干练高效。他的信念,他的追求,醇厚清介,高远而切实。他以自己53岁的一生,以自己的学业成就、学术精神、学人气质,诠释着“学者”二字的真切意涵。
今天我们追怀浦江,正是要奋励精神,凝聚力量,像他那样,全身心投入,奉献一流成果,培养一流学生,建设一流的学术群体。
浦江和我们在一起,他永远是我们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编者
2016年1月6日
后记
刘浦江教授于2015年1月6日不幸逝世,学界一片痛悼。在此后短短的几天里,不少同仁自发撰写、发表了多篇悼念文章。1月21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举行“大节落落,高文炳炳——刘浦江教授追思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友朋同道齐集一堂,以交流、发言的形式表达对刘老师的纪念与追怀。出版纪念文集的计划在追思会上确定下来,而其中的发言记录与先前的纪念文字也构成了眼前这本书稿的最初基础。
追思会后,纪念文集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15年9月,共收到文稿77篇。在此过程中,邓小南、荣新江、张帆三位老师在宏观原则、总体方向上加以掌控、指导,并对纪念集初稿作了细致审订。具体编集工作由刘浦江教授的学生共同承担,苗润博负责联络作者、征集稿件以及初步的汇总编排;康鹏、曹流、陈晓伟、邱靖嘉、任文彪、赵宇、张良则对文字进行了反复校核。
这部纪念文集得以顺利问世,首先要感谢中华书局,徐俊先生在得知我们的编集、出版计划后,毫不犹豫地慨允,并承诺免去此书的出版费用,这样的义举令人动容。我们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相关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如此坚实的后盾,让失怙学子在过去一年里得到了太多的温暖与慰藉。感谢所有赐文的作者,大家用学术界独有的仪式诠释了一个学者的尊严与荣光。感谢责编胡珂女史,她认真细致的工作着实令本书增色不少。感谢刘老师的家人,特别是师母张文女士的鼎力支持,但愿这本小书能给她们带来一丝宽慰。
纪念文集行将付梓,对恩师的感念、追怀却永远不会完结,“沉潜于学术是最好的纪念”,我们一直努力着……
受业弟子共书
2015年9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