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家世及其他——喜见《周一良全集》出版
荣新江
最近,高等教育出版社精心印制的《周一良全集》四编十册出版面世,我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也举办了“《周一良全集》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我在总结发言中略述自己看到这部《全集》的感想,但时间有限,未能畅所欲言,这里借《光明日报》,加以阐述。
周一良这个名字,对于当今中国历史学界来说,大概没有人不知道,同时,他也是欧美、日本中国史学界几乎人所共知的人物,这后一点,并非中国现代史学家都能胜任,因此我说周一良先生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代表人物,应当大致不错。
周一良早年负笈燕京大学,受教于邓之诚、洪业两位先生。因为治魏晋南北朝史,所以旁听清华大学陈寅恪先生课程,深受寅恪先生的影响和赏识,毕业后就被推荐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后来周先生曾经跟我们说,这在当年是最好的去处,也造就了他写出一批优秀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论文。1939年周一良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赴美国哈佛大学远东语言系学习,主修日本语言文学,兼修梵文和佛教,五年后以论文《唐代密宗》(Tantrism in China),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教于燕京大学国文系,翌年转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佛典翻译文学、敦煌学和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学与研究。1952年院系调整,被调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听从组织分配,转而从事亚洲史的教学和研究,也参与新中国世界历史学科的建设。“文革”以后,重操旧业,继续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兼整理考释敦煌写本书仪。1986年退休后,开始翻译新井白石自传《折焚柴记》,研究江户时代日本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晚年以读书自娱,撰写或口述自传、回忆录、序跋、书评、纪念文及学术小品,以各种方式,提携后进,推进中国学术发展,并且用自己丰富的经历,来警示后人。
《周一良全集》的主体篇幅,比较全面地呈现了他对史学研究方方面面的贡献,第一编“魏晋南北朝史(含中国史)”包括两册《魏晋南北朝史论》和一册《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以及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撰写的54个辞条;第二编“佛教史与敦煌学”,包括所有能收集到的有关佛教史与“敦煌学”的论文,也包括哈佛博士论文《唐代密宗》的英文原稿及译稿;第三编“日本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包括相关论文和《日本》与《折焚柴记》两种译著。周先生的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魏晋南北朝史之外,对于中国史的许多方面,如中外关系史,都有杰出的成就。同时,他创建亚洲史学科,并且与吴于廑先生共同主编《世界通史》,影响深远。
周一良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经史子集,触类旁通;特别是经史、小学,下过苦工。同时,周一良又受过严格的西式教育,从燕京到哈佛,从学术规范,到各种语言文字的把握。因此,周先生做学问,可以随时转换课题,甚至进入亚洲史、佛经翻译文学等新的领域。而治学手段也多种多样,论文之外,他也写有很多书评;由于小学的功底好,所以他也采用札记的形式,来展现自己对于文字、训诂、名物、礼制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见地。
由于具有较为全面的学术训练,周一良先生也能胜任许多重要的学术主持工作,除了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外,也为中古史中心的筹建贡献了他的聪明才智,而且主动承担整理研究当时少有人文津的敦煌写本书仪。他还主持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各分册的统合工作,他当时就让我把不同分册的“丝绸之路”条目整合补充成一个条目,现在我才发现,他自己亲自动手,补充或改订了54个条目。他也曾代表中国任联合国“人类文明史”的编纂负责人,并亲自用英文撰写了《早期朝鲜》和《早期日本》两章。
周先生不仅仅做自己的学问,而且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奉献良多,是真正能够代表中国史学界的人物。
周一良出身的建德周氏,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又非同一般,是一个典型的从清朝的军政大臣,变成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族。其父周叔弢以实业立家,以藏书著称于世,子女都以读书为尚,而且大多数都学有所成。周一良为周家长子,继承家族门风,坚持学术本色。
《周一良全集》第四编为“自传、杂著与书信”,收录有周先生晚年撰写的《毕竟是书生》、《访谈录》、《郊叟曝言》、《钻石婚杂忆》,这些著作虽然以周先生本人为主角,但也给学术界、读书界留下了有关周家和周一良先生本人丰富的资料。周一良的生长和求学、治学经历,在他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因此,周先生对自己的自传式记录,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学术史,弥足珍贵。
周一良先生善于采用各种题材来做学问,所以这里收录的各种论学杂著、读书题记、书信,都能够既看到周先生学术的一面,也看到周先生为人的作风。所附色纸,更是独具特色,这是周先生有意增进学术交流,同时保留一份知识分子书与学交谊的原始文献,我们看到其中启功先生给周先生写的诗,不尽感慨系之。
周先生的家世也使得他的著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部现代中国历史的缩影,《全集》无疑对此做了很好的展现。
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曾出版五卷本《周一良集》,编次为周先生手订。今天的《全集》基本上保留了《周一良集》的体系风貌,而篇幅增加一倍以上,是有关周先生学说和建德周家历史的最佳合集。这一《全集》的编辑,我们应当感谢北京理工大学赵和平教授和高教社的编辑们。
(2016年6月16日写于乌鲁木齐旅次,《光明日报》2016年7月26日第11版刊登,略有删节,题目改作“史学大家、书生本质——喜见《周一良全集》出版”。)